1. WebView缓存优化

[toc]

1.1. 1. 一般的H5加载流程

通常将html/js/css等静态资源放到CDN上,然后页面加载后,再通过CGI去拉取最新的数据,进行拼接展示。这种模式的加载流程如下:

img

  1. 加载开始前做初始化工作,包括Runtime初始化,创建WebView等;
  2. 完成初始化之后,WebView开始去请求资源加载H5页面;
  3. 页面发起CGI请求对应的数据(或者通过本地缓存获取),拿到数据后对DOM进行操作更新。

从流程上看存在的直观的问题:

  1. 终端耗时:终端初始化阶段的时间里(网络资料显示耗时在1s以上),网络完全是处于空闲等待状态的,浪费时间;
  2. 资源和数据动态拉取,获取的速度受制于网络速度;

1.2. 2. 存在的问题

H5页面的渲染速度主要取决于三点,渲染速度资源加载速度WebView创建耗时渲染速度取决于两个方面:

  1. JS解析效率:如果JS文件较多、本身解析过程复杂就会导致解析速度不快;
  2. 硬件性能:手机硬件性能也是影响渲染速度的重要因素,Android机型碎片化严重,性能参差不齐。

资源加载速度:一般加载一个H5页面,都会产生多个的网络请求,包括:

  1. H5自身的主要URL请求;
  2. 图片、css文件、H5持有的外部引用的JS文件等,都是一个独立的HTTP请求。 这些文件都下载完成后才能完成渲染,而且每一个请求都是串行的,导致H5加载缓慢。

WebView创建耗时:本地Webview初始化都要不少时间, 首次初始化webview与第二次初始化不同,首次会比第二次慢很多。 原因猜测:webview初始化后,即使webview已经释放,但一些webview共用的全局服务或资源对象仍没有释放,第二次初始化时不需要再初始化这些对象。 H5的流量耗费主要源于:每次使用H5页面时,都需要重新加载H5页面。每次加载都会产生较多的网络请求。 问题总结如下图:

img

1.3. 3. 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主流的解决方案有:

  1. WebView自带的H5缓存机制
  2. 预加载
  3. 离线包

1.4. 4. 缓存机制

H5中有很多的特性,其中就包括离线存储(也可称为缓存机制)这个重要的特性。加入了缓存机制,意味着web应用可以进行缓存,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进行离线访问。缓存机制带来的好处包括:

  1. 离线访问:用户可以在离线环境下使用
  2. 提高速度:缓存在本地的资源加载速度更快
  3. 减少服务器压力:只需下载更新过的文件,无需每次加载页面都进行一次完整的请求流程

到目前为止,H5的缓存机制一共有六种,分别是:

  1. 浏览器缓存机制
  2. Dom Storgage(Web Storage)存储机制
  3. 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
  4. Indexed Database(IndexedDB)
  5. Application Cache(AppCache)机制
  6. File System API

1.4.1. 浏览器缓存机制

浏览器缓存机制主要是根据HTTP协议头里的Cache-ControlExpiresLast-Modified以及Etag请求头控制缓存:

  • Cache-Control:用于控制资源在本地的缓存有效时长: Cache-Control的值就有十几种,其中包含了请求首部可携带的和响应首部携带的。例如: max-age=<seconds>设置缓存存储的最大周期,超过这个时间缓存被认为过期(单位秒),如果在时间期限内有再次请求这个资源,浏览器不会发出HTTP请求,而是直接使用本地缓存的文件。 no-cache并不意味着不缓存,在发布缓存副本之前,强制要求缓存把请求提交给原始服务器进行验证。在每次请求中使用任何缓存响应之前都不会不会直接去拿缓存资源,而是会首先会通过服务器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后才使用缓存,否则直接使用服务器返回的新的资源。 no-store是真正的不进行缓存,不会存储有关客户端请求或服务器响应的任何内容。本地和代理服务器都不缓冲,每次都从服务器获取。请求和响应的信息都不会被存储在对方的磁盘系统中。
  • Expires:作用和Cache-Control类似,响应头包含日期/时间(格林尼治时间),表示在此时候之后,响应过期。 在Expires设置的时间之前,浏览器不会再次请求获取资源的。但如果本地时间和服务器时间不同步就会导致出现问题,因此才会有了上面的Cache-Control。需要注意的是,Cache-Control的优先级比Expires要高。如果在Cache-Control响应头设置了max-age,那么Expires头会被忽略。 示例:Expires: Wed, 21 Oct 2015 07:28:00 GMT
  • Last-Modified:包含源头服务器认定的资源做出修改的日期及时间,用于标识文件在服务器上的最新更新时间。判断接收到的或者存储的资源是否彼此一致,再次请求时,如果文件缓存过期,浏览器通过If-Modified-Since字段带上这个时间,发送给服务器,由服务器比较时间戳来判断文件是否有修改。如果请求的资源从接收的那时起未经修改,那么返回一个不带有消息主体的304响应告知浏览器使用缓存。否则就返回200,同时返回最新的资源。精确度比ETag要低,是一个备用机制。
  • ETag:作用和Last-Modified类似,标识文件在服务器上的最新更新时间。不同的是,ETag的值是一个对文件进行标识的特征字串。在向服务器查询文件是否有更新时,浏览器通过If-None-Match字段把特征字串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客户端的ETag与其当前版本的资源的ETag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值匹配(即资源未更改),服务器将返回不带任何内容的304未修改状态告知浏览器使用缓存。没有明确指定生成ETag值的方法。通常,使用内容的散列,最后修改时间戳的哈希值,或简单地使用版本号。ETagLast-Modified可根据需求使用一个或两个同时使用。两个同时使用时,只要满足基中一个条件,就认为文件没有更新。

常见用法是Cache-ControlLast-Modified一起使用, ExpiresETag一起使用。一个负责控制缓存的有效时间,一对负责用于缓存失效后判断是否需要更新。还存在两种特殊情况:

  1. 手动刷新时(F5)浏览器会认为缓存已经过期,在请求中加上字段Cache-Control:max-age=0,直接向服务器查询是否有文件需要更新。
  2. 强制刷新页面(Ctrl+F5)时浏览器会直接忽略本地的缓存,在请求中加上字段Cache-Control:no-cache,直接向服务器请求新的资源。

浏览器缓存主要用于静态资源文件的存储,例如JS、CSS、字体、图片等资源,Webview会将缓存的文件记录及文件内容会存在当前app的data目录中。WebView内置自动实现,使用默认的CacheMode就可以实现。也可手动设置缓存模式:

WebSettings webSettings = webView.getSettings();
webSettings.setCacheMode(WebSettings.LOAD_DEFAULT);
  1. LOAD_CACHE_ONLY:不使用网络,只读取本地缓存数据
  2. LOAD_DEFAULT:根据cache-control决定是否从网络上取数据
  3. LOAD_CACHE_NORMAL:API level 17中已经废弃,从API level 11开始作用同LOAD_DEFAULT模式
  4. LOAD_NO_CACHE:不使用缓存,只从网络获取数据
  5. LOAD_CACHE_ELSE_NETWORK:只要本地有,无论是否过期,或者no-cache,都使用缓存中的数据。本地没有缓存时才从网络上获取。

一般设置为默认的缓存模式就可以了。 浏览器缓存的优势在于支持Http协议层。不足之处有:

  1. 需要首次加载之后才能产生缓存文件;
  2. 终端设备缓存的空间有限,缓存有可能会被清除;
  3. 缓存使用缺乏校验,有可能被篡改;

各个请求头详解:Cache-ControlExpiresLast-ModifiedETag

1.4.2. Dom Storage存储机制

Dom Storage的官方描述为:

DOM 存储是一套在 Web Applications 1.0 规范中首次引入的与存储相关的特性的总称,现在已经分离出来,单独发展成为独立的 W3C Web 存储规范。 DOM存储被设计为用来提供一个更大存储量、更安全、更便捷的存储方法,从而可以代替掉将一些不需要让服务器知道的信息存储到 cookies里的这种传统方法。 Dom Storage机制类似Cookies,但有一些优势。Dom Storage是通过存储字符串的Key-Value对来提供的, Dom Storage存储的数据在本地,不像Cookies,每次请求一次页面,Cookies都会发送给服务器。 DOM Storage分为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二者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作用范围不同:前者具有临时性,用来存储与页面相关的数据,它在页面关闭后无法使用,后者具备持久性,即保存的数据在页面关闭后也可以使用。

  • sessionStorage 是个全局对象,它维护着在页面会话(page session)期间有效的存储空间。只要浏览器开着,页面会话周期就会一直持续。当页面重新载入(reload)或者被恢复(restores)时,页面会话也是一直存在的。每在新标签或者新窗口中打开一个新页面,都会初始化一个新的会话。
  • localStorage保存的数据是持久性的。当前PAGE关闭(Page Session结束后),保存的数据依然存在。重新打开PAGE,上次保存的数据可以获取到。另外,Local Storage 是全局性的,同时打开两个 PAGE 会共享一份存数据,在一个PAGE中修改数据,另一个 PAGE 中是可以感知到的。

Dom Storage的优势在于:存储空间(5M)大,远远大于Cookies(4KB),而且数据存储在本地无需经常和服务器进行交互,存储安全、便捷。可用于存储临时的简单数据。作用机制类似于SharedPreference。但是,如果要存储结构化的数据,可能要借助JSON了,将要存储的对象转为JSON 串。不太适合存储比较复杂或存储空间要求比较大的数据,也不适合存储静态的文件。 使用方法如下:

webSettings.setDomStorageEnabled(true);

1.4.3. 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

Web SQL Database基于SQL的数据库存储机制,用于存储适合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充分利用数据库的优势,存储适合数据库的结构化数据,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提供了一组可方便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查询。 Android系统也使用了大量的数据库用来存储数据,比如联系人、短消息等;数据库的格式为SQLite。Android也提供了API来操作SQLite。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就是通过提供一组API,借助浏览器的实现,将这种Native的功能提供给了Web。 实现方法为:

String cacheDirPath = context.getFilesDir().getAbsolutePath()+"cache/";
// 设置缓存路径
webSettings.setDatabasePath(cacheDirPath);
webSettings.setDatabaseEnabled(true);

Web SQL Database存储机制官方已不再推荐使用,也已经停止了维护,取而代之的是IndexedDB缓存机制

1.4.4. Indexed Database缓存机制

IndexedDB也是一种数据库的存储机制,但不同于已经不再支持 Web SQL Database缓存机制。IndexedDB不是传统的关系数据库,而是属于NoSQL数据库,通过存储字符串的Key-Value对来提供存储(类似于Dom Storage,但功能更强大,且存储空间更大)。其中Key是必需的,且唯一的,Key可以自己定义,也可由系统自动生成。Value也是必需的,但Value非常灵活,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对象。一般Value通过Key来存取的。 IndexedDB提供了一组异步的API,可以进行数据存、取以及遍历。IndexedDB有个非常强大的功能:index(索引),它可对Value对象中任何属性生成索引,然后可以基于索引进行Value对象的快速查询。 IndexedDB集合了Dom Storage和Web SQL Database的优点,用于存储大块或复杂结构的数据,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使用起来也比较简单。可以作为 Web SQL Database的替代。但是不太适合静态文件的缓存。 Android在4.4开始支持IndexedDB,开启方法如下:

webSettings.setJavaScriptEnabled(true);

1.4.5. Application Cache缓存机制(AppCache)

AppCache的缓存机制类似于浏览器的缓存(Cache-Control和Last-Modified)机制,都是以文件为单位进行缓存,且文件有一定更新机制。但AppCache是对浏览器缓存机制的补充,不是替代。AppCache有两个关键点:manifest属性和manifest文件。在头中通过manifest属性引用manifest文件 浏览器在首次加载时,会解析manifest属性,并读取manifest文件,获取Section:CACHE MANIFEST下要缓存的文件列表,再对文件缓存。AppCache也有更新机制。被缓存的文件如果要更新,需要更新manifest文件。发现有修改,就会重新获取manifest文件,manifest文件与缓存文件的检查更新也遵守浏览器缓存机制。用于存储静态文件(如JS、CSS、字体文件)。AppCache已经不推荐使用了,标准也不会再支持。 使用方法:

String path = getApplicationContext().getDir("cache", Context.MODE_PRIVATE).getPath();
//设置缓存路径
webSettings.setAppCachePath(path);
//设置缓存大小
webSettings.setAppCacheMaxSize(10*1024*1024);
//开启缓存
webSettings.setAppCacheEnabled(true);

1.4.6. File System

File System是H5新加入的存储机制。它为Web App提供了一个运行在沙盒中的虚拟的文件系统。不同WebApp的虚拟文件系统是互相隔离的,虚拟文件系统与本地文件系统也是互相隔离的。Web App在虚拟的文件系统中,通过File System API提供的一组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接口进行文件(夹)的创建、读、写、删除、遍历等操作。 浏览器给虚拟文件系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存储空间:临时的和持久性的:

  • 临时的存储空间是由浏览器自动分配的,但可能被浏览器回收;
  • 持久性的存储空间需要显示的申请,申请时浏览器会给用户一提示,需要用户进行确认。持久性的存储空间是 WebApp 自己管理,浏览器不会回收,也不会清除内容。存储空间大小通过配额管理,首次申请时会一个初始的配额,配额用完需要再次申请。

File System的优势在于:

  • 可存储数据体积较大的二进制数据
  • 可预加载资源文件
  • 可直接编辑文件

遗憾的是:由于File System是H5新加入的缓存机制,目前Android WebView暂时还不支持。

缓存机制汇总

名称 原理 优点 适用对象 说明
浏览器缓存 使用HTTP协议头部字段进行缓存控制 支持HTTP协议层 存储静态资源 Android默认实现
Dom Storage 通过存储键值对实现 存储空间大,数据在本地,安全便捷 类似Cookies,存储临时的简单数据 类似Android中的SP
Web SQL DataBase 基于SQL 利用数据库优势,增删改查方便 存储复杂、数据量大的结构化数据 不推荐使用,用IndexedDB替代
IndexedDB 通过存储键值对实现(NoSQL) 存储空间大、使用简单灵活 存储复杂、数据量大的结构化数据 集合Dom Storage和Web SQL DataBase的有点
AppCache 类似浏览器缓存,以文件为单位进行缓存 构建方便 离线缓存,存储静态资源 对浏览器缓存的补充
File System 提供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 可存储二进制数据、预加载资源和之间编辑文件 通过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目前Android不支持

1.5. 5. 预加载

  • 预加载数据: 提前构建缓存,提早加载将需使用的H5页面——在初始化WebView的同时,直接由native开始网络请求数据, 当页面初始化完成后,向native获取其代理请求的数据, 数据请求和WebView初始化可以并行进行,缩短总体的页面加载时间。 实现思路:配置一个包含包含所需H5模块的页面和资源的预加载列表,在合适的时刻提前去请求, 客户端接管所有请求的缓存,拦截WebViewClient的那两个shouldInterceptRequest方法,无需进行webview默认缓存逻辑, 自行实现缓存机制。
  • 预加载WebView: 首次使用WebView比后续使用初始化时间要漫长很多,webview初始化后,即使webview已经释放,但一些webview共用的全局服务或资源对象仍没有释放,第二次初始化时不需要再初始化这些对象。而且多次创建WebView对象耗费时间和资源。 实现思路:在Application里初始化一个WebView对象;构建WebView复用池,重复使用,避免每次都创建。

1.6. 6. 离线包

可将更新频率较低、常用的静态资源文件(CSS、图片等)等H5的页面和资源进行打包后下发到客户端,并由客户端直接解压到本地储存中。在加载H5请求网络资源之前拦截网络请求并进行检测,如果成功匹配到本地的静态资源就直接从本地读取进行替换,从而免除从服务端获取。 实现方式:

mWebView.setWebViewClient(new WebViewClien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shouldOverrideUrlLoading(WebView view, String url) {

                view.loadUrl(url);
                return true;
            }

            @Nullable
            @Override
            public WebResourceResponse shouldInterceptRequest(WebView view, String url) {

                boolean isMatch = ...//判断是否匹配资源
                if (isMatch) {
                    WebResourceResponse response = ...
                    if (response != null) {
                        return response;
                    }
                }
                return super.shouldInterceptRequest(view, url);
            }
        });

优点是本地化,首屏加载速度快,用户体验更为接近原生, 可以不依赖网络,离线运行。 缺点就是开发流程和更新机制复杂, 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共同协作。

1.7. 7. 开源方案

CacheWebView:通过拦截shouldInterceptRequest方法使用Okhttp去下载资源, 同时给OkHttpClient配置了缓存拦截器

VasSonic:一个轻量级的高性能的Hybrid框架,专注于提升页面首屏加载速度,完美支持静态直出页面和动态直出页面,支持预加载兼容离线包等方案。优点是性能好,速度快,大厂出品,缺点是配置复杂, 同时需要前后端接入。

1.8. 8. 总结

本文虽然罗列分析了一些Android WebView的性能问题和解决方案,但是并未深入分析也没有写出详细的优化教程。具体使用要结合自己的项目进行优化。在此推荐一些文章供大家学习:

1.9. 参考

Copyright © tracyliu-FE 2021 all right reserved,powered by Gitbook文件修订时间: 2022-03-06 12:52:33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